一段台阶把我困在屋子里。这是一座砖混的老楼,对面的房子比这还老,应该有个四五十年的历史。是那种楼梯在外面的,门朝外,一户一户的。《夏洛特烦恼》看过吗?夏洛去找马冬梅的那种房子。家里的南窗正对着老楼,仿佛那里是一个大的舞台,进进出出的住户,便是各色演员。加之楼下夜市,时常传来的喧嚣声。虽然在屋中待了几年,但也是满满的人间烟火气。是因为这窗户,我与外边只是隔断,而非隔绝。
一场大雨把我困在了楼里。隔着临街的东窗玻璃,看着大雨在劲风的鼓动下,时而如雾、时而如注。原本拥挤的街道,只零星的几辆车匆匆驶过,行人寻不见一个。让保姆大哥把我推到一楼的门厅,隔着玻璃门,看到外面的核桃树在风中狂舞。真希望可以被推到雨里,感受下这疾风骤雨,带来的不同寻常。我没开口,大哥的衣服会湿,而且洗澡还的他来做。当身体不能提供给思想支持时,还是少给别人添麻烦为妙。
一场停电,把我困在了黑暗里。第一反应是按亮桌上的led 小熊灯。通体光亮,散播着一片洁白。回忆着曾经的蜡炬成灰,感慨着如今的世事变迁。我平躺在床上,让大哥熄灭了小熊灯。上玄月只在窗户左上角微微露头,银辉洒满床单,与外边蟋虫的鸣叫相映衬。此刻的夜,如同儿时的,格外的静谧与安详。没有电视,也看不到钟表作为时间参照物,就这样呆呆的不知过了多久。让大哥弄我坐到轮椅上,推到西窗前,26 楼往下看,绝对有上帝视角。主路上车流不息,灯光组成的金色长龙,绵延不见头尾。周围的楼不见一点光亮,反倒映衬出,泉水那边的万家灯火。失去一个平淡无奇,喧嚣的晚;得到一个晨钟暮鼓,平和的夜。人生真是奇妙,我如是想。
如果说,门是进出房屋的必须品,是物质的;那么窗户就是诗和远方,是精神的。如果说,门是地上的六便士;那么窗户就是天上的月亮。 感谢窗户带来新鲜空气,让我感知风的流动;感谢窗户带来带来阳光,让我感知温暖;感谢窗户带来外面的声音、景象,让我感知时光的流转与变迁。
写两个自己生活中,与窗户有关系的小故事,以博看官莞尔。一,之前马栏广场的房子,两楼之间的距离不足十米。一日,我在家中拖地,忽听得窗外有人喊。来到窗边,原来是对面楼一大姐。“小伙儿,麻烦把那个头往里转一下,我看着吓了一跳。”原来是妈妈练习盘发用的,假人头模型。我连忙道歉,让模型面壁思过。想来,这假人头乍一看去,是够考验人的胆量。二,在国外那会儿,初期住的半地下室。窗外小院是片杂草地,我们把它清理了出来,原本想种点什么,但各自工作繁忙,无人打理,便放弃了。后来拉上绳子,晒被褥与清洗的衣服。大家约好一日,小院儿里烧烤。可偏偏天公不作美,下起雨来。食物都已准备妥当,哪有不烤之理?于是我们便在小院儿的唯一避雨处——窗下过道,烤了起来。party相当成功,只是晚上3楼邻居传来了高声的谩骂。那会儿刚出国,大家的英语都不太好,透过只字片言猜测应该是——他上班没关窗户,回来感受到了满屋浓浓的烤肉味……
忽然,想到了希区柯克的《后窗》
|